资讯

承天示优,优品至上。

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电话)

承天示优官方账号 2023-01-19 资讯 562 views 0

今天的文章给大伙介绍下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和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电话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记得不要忘记收藏下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红外分光光度计一样吗?

这两种仪器的运用原理都一样,都是使用近红外光来进行分析,但是两者是有比较大差别的。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一般来说构造比较复杂,价格也稍微昂贵一些。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的单色器结构主要是迈克尔逊干涉仪,这类型的单色器结构比较复杂,精度也比较高,同时在进行光谱数据处理的时候也充分运用傅里叶变换和反傅里叶变换。因此,这类型的仪器相对于分光光度计类的近红外精度高,价格也昂贵,如德国布鲁克MPA近红外光谱仪就是傅里叶型的近红外光谱仪。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一般都是用光栅进行扫描分光,这部分的结构就比迈克尔逊干涉仪简单一些了,因此单色器结构也简单一些,价格方面也比傅里叶型的近红外分析仪便宜一些。在光谱数据处理方面主要运用求导、平滑、中心化、小波变换、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国内的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代表作应该算是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S400近红外农产品品质分析仪,还有S410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便携式的近红外分析仪有的运用滤光片模式,也有的也用光栅扫描分光模式。

分光光度计价格以及有哪些品牌和生产厂家?

NO 1. 上海精科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仪器的前身是上海天平仪器厂和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目前是国内历史最悠久、且最具实力的专业生产天平仪器及实验室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

NO 2. 上海美谱达

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市西部的飞霞工业区,是集实验室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美谱达采用当今世界光谱仪器最新的设计理念,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作为公司现阶段主推产品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实验室常规分析设备,它利用光谱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生命科学、药品分析、食品检验、医药卫生、环保、地质、冶金、石油、机械、商检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美谱达在光度计的方法学应用、产品机械结构、光学设计、电气应用和软件开发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相继推出UV/Vis-1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系列扫描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6系列双光束扫描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满足各类实验室对分光光度计产品的不同需求,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普遍好评。

NO 3. 上海光谱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光谱”)成立于1999年初,是当今中国分析仪器行业主要研发与生产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制造”的分析仪器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上海光谱”还与国内多家著名重点大学、中科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名两院院士、知名教授、分析仪器行业的知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还有一个由院士、博士生导师和有着丰富经验专家组成的顾问组,为公司的发展方向,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提供决策咨询。

NO 4. 美国哈希

美国哈希公司成立于1947年,现为美国丹纳赫集团一级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拉夫兰市,是设计和制造水质、水文监测仪器的专业厂家。工厂分别分布于美国、瑞士、德国、法国和英国。

作为水质、水文监测仪器的世界领导者,哈希公司产品被全球用户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半导体超纯水、制药/电力及其他工业净水、等领域,其全线产品系列涵盖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现场分析、流动分析测试、在线分析测试。产品具有测量精确、运行可靠、操作简单、低维护量,结构紧凑等特点。

NO 5. 上海恒平

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教育部创新科学仪器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专业致力于各类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NO 6. 尤尼柯

外商独资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实验室仪器,是集科研、开发、销售、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外向型企业。

NO 7. 天津港东

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注册成立,坐落于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鑫茂科技园内,是一家专业从事物理实验仪器和现代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秉承“以品质为保证,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稳健经营,积极进取,逐步迈向业界知名的现代化上市公司行列。

公司拥有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和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研发能力的教授、博士、硕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高等院校物理实验仪器与现代分析仪器领域的科研创新上取得了瞩目成绩,拥有众多知识产权和专利,获得多次多项科技奖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专项拨款。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光学平台等十四项科技产品在“世行贷款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师范教育发展项目”中中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获国家计量认证。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两用干涉仪、自动椭圆偏振测厚仪、热膨胀实验装置等获得国家专利。激光拉曼光谱仪、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NO 8. 上海天美

上海天美是由创建于1994年的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2006年成立的上海天美生化仪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组成,它们都是天美(控股)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是在新加坡上市的从事分析仪器和生化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专业公司,总部设于香港。

NO 9. 上海棱光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是以研发、制造、销售分析仪器、医疗与生命科学仪器及光学仪器并提供咨询和服务的民营公司,科技人员比例达60%,具有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铸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上海市药品监督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销售许可证,有近半个世纪生产开发光谱及其它分析仪器的经验,产品有:S20系列可见分光光度计、S50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90系列荧光分光光度计、S400系列近红外分析仪、W系列物理光学仪器、S61低密度芯片系列、S63 PCR扩增仪等。

NO 10. 上海菁华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是集开发研制、生产制造各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类电子天平、机械天平及水分仪,并经销各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综合性公司。

NO 11. 上海凤凰

上海凤凰光学科仪有限公司是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麾下的合资企业,主要从事中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凤凰光学集团是一个有着43年历史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国光学行业中最大型的光学仪器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光学元件、显微镜、照相机、光学设备、影视机械等系列产品,具有雄厚的光学加工、精密注塑、模具制造、表面装饰等科研和生产加工能力。

NO 12. WTW

WTW是世界上著名的环保仪器制造商。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市郊,具有60多年的制造先进物化分析仪器的成功经验。产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科研、质量控制、水质分析、污水治理等行业,是世界上主要的环保分析仪器和在线监测仪器的生产厂商。

NO 13. 上海元析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多年设计制造经验、专业从事实验室分析类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有着团结、奋进的工作队伍和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在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和经验,锐意创新,相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类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生物核酸蛋白分析仪逐渐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保、食品、 冶金、电力、电子等诸多领域。

NO 14. 北京普析通用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91年,是从事科学仪器研制、开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现有职工80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创新,现已成长为同行业的领先企业。产品包括光谱分析仪、色谱分析仪、水质分析仪等几大系列数十种产品,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血液元素分析仪,在线水质分析仪、快速便携式水质分析仪、砷形态分析仪到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齐全的产品群,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分析测试软件。2003年普析通用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为“中国5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2004年先后被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中小企业500强”;被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评为“中国制造业10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被北京市工商局连续三年评为北京市“守信企业”。

NO 15. 上海长方

上海长方致力于先进的精密光学制造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研发.上海长方从事发展尖端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相结合的(光、机、电一体化)光学仪器开发和销售。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一般使用的光源是什么?

现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主要用两种光源,一种是陶瓷光源,一般宣传资料会写空冷的陶瓷光源,每个厂家的冷却方式各有不同,记得好像有的是采用冷挡板的,但是都属于空冷一类。另外比较好的光源就是改良式的硅碳棒光源,与教科书写的硅碳棒光源有所不同,以前的硅碳棒光源制作工艺局限,效果不好。现在的硅碳棒光源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实现控温设计。在尼高力的红外光谱仪,高端的产品中就应用了控温功能,休眠,常温以及一个高能量的功能,还是很不错的。能量的分布改良的硅碳棒光源也比陶瓷光源要好,主要是能量高。

最近要买一台红外光谱仪,看了仪器的配置指标,其中的P-P指标一项是:优于8.68*10-6Abs,谁能告诉我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简记为SNR ),顾名思义,就是信号值与噪声值的比,这一比值当然是越高越好。可是,翻遍《GB/T 21186-200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GB/T 6040-2002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见红外光谱相关标准与检定规程大合集)以及其他的一些行业性、地方性的检定规程(国家级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定规程至今还未出台),甚至中国药典,愣是找不到关于信噪比的只言片语的定义。信噪比指标对红外仪器性能的评判很重要,怎么会找不找呢?且慢,注意标准中屡屡提到的“基线噪声”(100%T线噪声)XXXX:1或1:XXXX,还往往标了P-P或RMS,这不就是我们熟悉的信噪比的表示方法吗?哈哈,总算找到你了。

艰难的看过标准上的描述(没办法,中国国标写的水平就是高!?),为了各位同学能够顺利读懂,我将它写为白话现代汉语版:

红外信噪比,是通过基线(100%T线)噪声来表征。也就是,在样品室中不放样品的情况下(空光路),测得一条假定理想的100%T透射光谱。信号,当然就是100%T了,如果没有噪声,那么这条光谱将是一条严格的纵坐标为100%T的直线,但是,实际情况是噪声总是存在的,这就使得这条光谱的各个波数点上的值不见得一定是100%T,可能高一些(比如100.1%T),也可能低一些(比如99.9%T)。P-P(峰-峰值)噪声的意思就是说刚才测得的那条光谱在某一段波数区间内(比如2200~2100cm-1)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比如说是100.1%T-99.9%T=0.2%T。前面说了,信号是假定为100%T,那么,根据信噪比的定义,信号值/噪声值,比如100%T/0.2%T=500(注意此处单位相消,也就是说,信噪比用信号噪声比值表示的话,是一个无量纲的数)。此时,我们可以说,这台红外光谱仪的信噪比是500:1。换句话说,我们知道了P-P(峰-峰值)噪声,我们也就自然知道了 P-P值信噪比;同理,我们知道了P-P值信噪比,比如500:1,那么我们很自然的也能利用噪声=信号/信噪比,即100%T/500=0.2%T,得到P-P噪声值的大小为0.2%T。

有人说,为了避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此君是彩票迷,鉴定完毕!),噪声值应该用更具代表性和统计性的 RMS(均方根值)噪声来表示。那啥是RMS呢?我不得不祭出万恶的数学公式(霍金一部《时间简史》,只用了一个公式。我这个小小的原创这么早就出公式了。我不如霍金。。。)

设{Y1, Y2, Y3, …YN}为给定波数区间内N个连续波数点对应的纵坐标值(按照前述条件下,为一系列%T透过率值),则这些值的均值为:

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简记为RMS)偏差为:

如果不用公式,通俗地讲,均方根值就是一组数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均方根偏差就是一组数与这组数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所以,你瞧,我早早放弃了只用文字叙述,还是看看万恶的公式吧。显然,用上式求得的一条光谱在某波数(横坐标)区间内全部N个数据点纵坐标值的均方根偏差就作为了RMS噪声的度量。

一般对红外光谱来讲,P-P(峰-峰值)噪声会比RMS(均方根值)噪声大5倍左右,换句话说,RMS噪声的绝对数值更小,换算成信噪比时就更大,所以你发现用RMS值表示的信噪比往往看起来都很漂亮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它比P-P值表示的信噪比大了5倍(而且,显然参与运算的波数点越多,这一倍数还会增加)。

上面的“基线噪声”都是用了100%T基线,对应的是透射光谱的透过率表示形式;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透射光谱的吸光度表示形式,此时的“基线”自然变成了0A基线。该“零基线”上的噪声单位,显然也就变成了A(吸光度单位,有时写做AU)。此时,计算P- P噪声和RMS噪声的方法与前面完全一样。但是,因为这些基线都是在样品室中不放样品的情况下(空光路)测得的,所以此时的信号应该是0A,如果直接计算信噪比的话,0/噪声=0,显然得不到明确的有意义数值。所以有很多同学这个地方就会糊涂了,由吸光度表示的基线噪声值,怎么得到信噪比?在此,zwyu 独家奉献推导过程(呵呵,反正市面上所有的资料里都没写,可能觉得太简单了吧。):

前面讲到,因为测量吸光度基线噪声时,假定的信号就是 0A(相当于没有信号),导致所有的计算归零。那么,绕开这一“归零窘境”的关键就是不用0A,而采用等效的100%T,因为前面用100%T基线噪声时计算信噪比已经证明是行得通的。所以,要做的工作就是将0A基线时的噪声等效为100%T基线时的噪声。由吸光度与透射率之间的转换关系:

设此时信号为1(即100%),考虑到将A坐标下的噪声A-0转换到%T坐标下的噪声1-T(为简化起见,将100%记为1,T则不再乘100),则根据信噪比SNR的定义,

这里的A就是0A基线下给出的基线噪声值(如果你怕将它和吸光度单位A混淆,请自行将公式中的变量A换为任意字母代替)。后面我会结合实例,验证我这一推导公式。显然A值越小,得到的信噪比越大,也就是说基线噪声值越小越好,这也与我们的认知相一致。

看罢这粉墨登场的诸多款红外光谱仪和它们的参数,我不知道诸位同学晕了吗?反正,如本文开头所述,玩了一辈子红外光谱的翁老爷子晕了。。。

老爷子之所以会晕的原因,不是他老人家红外经验少,更不是看的不认真,而是——各个标准之间,各个红外厂商的宣传资料之间,对红外信噪比实际测量时的诸多具体参数设置,根本不一致(用翁老爷子的原话就是“测定的条件不相同”)。或许,“因编者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疏漏”;或许,本来就是有人希望搞出这种不一致来以混淆视听;或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之,苦了各位同学了。

先抛开这些让人纠结的具体参数,只看最终的结果。我们很容易发现,红外厂商之间最通用的信噪比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5S(秒钟)P-P值信噪比和1Min(分钟)P-P值信噪比,但也有只给出了5S P-P值信噪比(如Varian)或只给出了1Min P-P值信噪比(如Shimadzu)的例外。为了统一起见,需要知道5S和1Min P-P值信噪比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这里,提前谈一下扫描时间(在实际参数设置时,更直接的说,是扫描次数)这一参数对红外信噪比的影响。因为测量红外光谱时,检测器噪声占了总噪声的主要部分,而检测器噪声又与信号水平不成正比,或者说是噪声是随机的且与信号电平无关。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通过多次测量求均值的办法来提高信噪比。而从数学上可以证明,n次测量平均的结果是信噪比可以提高到1次测量的倍。比如,4次叠加平均信噪比提高2倍,16次叠加平均信噪比提高4倍,32次叠加平均信噪比提高5.6倍,64次叠加平均信噪比提高8倍,128次叠加平均信噪比提高11.3倍。。。我们一般在使用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测量时,常选的叠加平均次数是16或32,这也是因为此时能达到最经济的效能。次数过少,信噪比提高的有限;次数过多,测量时间会很长,反而得不偿失。而且注意这里说的是FTIR,对于光栅红外来讲,扫一次全谱甚至需要几到几十分钟的时间,现代的实验人员不会疯狂到叠加平均多次从而花掉一天的时间来得到一张光谱。而对FTIR来说,扫一次全谱花掉的时间只有1S左右,完全可以多次扫描叠加平均来有效的提高信噪比。那么,问题来了,1Min扫描相比5S扫描,多扫了多少次呢?或者说,1Min扫描,红外光谱仪内部叠加扫描了多少次,5S扫描,又是叠加多少次呢?幸运的是,前述各厂家给出信噪比指标的时候,都使用的是分辨率为4cm-1时的数据,也就是说,此时扫描时间和扫描次数基本上成一个简单的正比关系。5S:60S=1:12,可以简单的认为,1Min扫描的次数是5S扫描次数的12倍,套用前面给出的关系,也就是说,预期信噪比可以提高3.5倍。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信噪比数据都给出了的厂家提供的数据:

Thermo/Nicolet公司的iS10:1Min P-P值信噪比:5S P-P值信噪比=35000:10000=3.5,完全符合我们的推论。

PE公司的Spectrum 100 :1Min P-P值信噪比:5S P-P值信噪比=36000:10500=3.4,基本符合。

Bruker 公司的TENSOR 37:1Min P-P值信噪比:5S P-P值信噪比=45000:8000=5.6,与我们的预期值偏差较大。我们注意到这两个数据Bruker公司将它标为了“可达”,而不是“最少”(标为“最少”的,只有5S P-P值信噪比=6000:1这一个数据)。换句话说,1Min扫描信噪比能够比5S扫描提高5.6倍,这只是可能发生的最好情况,而不是一定保证的数据 。由于我们前面给出的“n次测量平均的结果是信噪比可以提高到1次测量的倍” 这一结论已经是理想情况下的数值了,实际情况可能还达不到这一效果,那么,Bruker公司的提高5.6倍,远超理论上限值3.5倍的数据,又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又不得不提到一个扫描速度的问题。前面说过,现代的FTIR扫一次全谱(4000~400cm-1)花掉的时间只有1S左右,当然,它有“左”也有“右”了。如果扫描一次正好需要1S时间,那么,5S内,光谱仪共扫了5次,1Min内,共扫了60次,这就是我们前面用到的数据。但是,如果1次扫描需要花费的时间不止1S呢?比如说,是1.5S,那么,光谱仪在5S内的完整扫描次数只有3次(还有1次未完成,不参与叠加平均),而在1Min时间内能够正好完成40次扫描,理论上1Min扫描信噪比能提高3.7倍,比之前的3.5倍高了一些。更极端一点,假定完成1次扫描恰好需要2.51S,则5S内只能完成1次完整扫描(剩下的2.49S白忙乎了),而1Min内能够完成23次完整扫描,理论上信噪比能提高4.8倍,比之前估计的3.5倍又提高了不少。但这与5.6倍还是有一定距离。到这儿,zwyu也解释不下去了。但好在Bruker公司的宣传资料也很明显的提示我们了,5.6倍的提高只是“最好情况”,所以我们在这也不必再深究“为什么”了,不过请正在使用TENSOR 37或27的朋友,告诉我一下在光谱分辨率为4cm-1时,使用DTGS检测器,其它参数全部使用默认设置,扫描4000~400cm-1全谱一次需要多长时间?连续扫描1Min又能扫描完成几次?谢谢!

好了,不考虑Bruker数据的特殊情况,采用3.5倍这一比较正常的换算系数,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知:

Agilent/Varian公司的640-IR:5S P-P值信噪比=6000,1Min P-P值信噪比=6000*3.5=21000

Shimadzu公司的IRPrestige-21:5S P-P值信噪比=40000/3.5=11000,1Min P-P值信噪比=40000

顺便看一下国产的FTIR

北京瑞利的WQF-510:5S P-P值信噪比=3000/3.5=850,1Min P-P值信噪比=3000(我看到的资料中只是给出了32次扫描的RMS值信噪比为15000:1,前面提过,RMS值信噪比一般是P-P值信噪比的5 倍,所以32次扫描的 P-P值信噪比为3000:1;又因为据我观察,正常扫描情况,WQF-510用4cm-1分辨率扫完4000~400cm-1全谱1次的时间绝对不止 1S,所以我们可以暂时认为其32次扫描时间接近于1Min)

天津港东的FTIR-650:5S P-P值信噪比=15000/3.5=4200,1Min P-P值信噪比=15000(我看到的资料中只写有P-P值信噪比为15000:1,而没有注明时间;写了时间的那份资料里的信噪比数值又让我崩溃且没标明是P-P值。所以姑且认为这里的扫描时间是1Min,大家存疑也就是了。当然,也十分欢迎国产仪器的厂方专家前来指正)

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有哪几部分,各自的功能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最核心的部分是 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说没有干涉仪就没有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正是因为红外光源经过迈克尔逊干涉仪发生多色光相干,经过样品吸收之后,检测器检测到含有样品信息的红外干涉光的干涉图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将干涉图信号经过傅立叶变换,才转换成红外光谱。

其余的部件,如:检测器,光源,光学反射镜,采集卡,计算机等。

光源:用于产生宽带的红外光,样品吸收光源产生的红外光后引起样品分子的振动态跃迁,从而引其透过样品的红外光在相应波长上的透过强度的变化,这也是红外光谱能检测分子振动特征峰的理论来源。

光学反射镜:用于改变红外光的光路

检测器:用于检测透过样品的红外吸收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计算机的采集卡。

采集卡:用于采集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并将信号存储、处理成光谱。

计算机:用于控制光谱仪的运行,协调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和采集卡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双光束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有何独特的应用

现在红外光谱仪差不多都用傅里叶红外了,双光束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市场在哪里?还有没有继续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双光束比例记录的红外分光光度计与傅里叶相比确实要淘汰了,但是现在价廉物美,还是有一点市场的,如果咱们国家的基础工业过得硬,热电偶接收器能做的达到日立,岛津的水平,那么在真正的光学测量行业还是不可替代的。傅里叶对透过率的精确度还是没有厂家能够标注清楚。而双光束对于透过率精度的测量是人人都最易理解的。

在红外光谱集中,第一册上的首页有个聚苯乙烯的标准图谱,那是用双光束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绘制的,透过率该到零的峰都能到零。而同样的聚苯乙烯样品,后面的几册红外光谱集的首页的聚苯乙烯标准图谱是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绘制的,10%以下的透过率不能考核。光栅型红外最致命的2大缺点:1.扫描速度太慢(20-30分钟);2.能量不如傅里叶高。

双光束补偿水和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强项。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毕竟便宜,但是被取代是趋势。很多仪器其实性能过剩,但是大家都追求更好的。技术规格适当高一点也无可厚非,避免过早淘汰。不过有的时候是不贵不买,就有点过了。

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电话、廊坊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厂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微信号:Leeyo931201
咨询采购,报价(傅里叶红外光谱,应急,非道路,污染源排放,温室气体等检测,定量),请点击下方按钮。
复制微信号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18893790697 扫描微信 656823624